一、聯盟簡介
存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(簡稱:聯盟)在科技部“技術創新工程”的推動下于2009年9月正式成立,是科技部首批36家試點聯盟之一。現有成員35家,理事長單位浪潮集團,匯聚了華為、中興、清華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一線的產學研用優勢資源,旨在通過各方密切協作,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,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。
二、典型做法及經驗
1. 不斷探索自律機制,建立規范的組織架構及運行機制
聯盟不斷完善組織建設,設置了理事長會議、專家委員會、秘書處等機構,制定了聯盟章程、成員管理、項目管理、知識產權管理等管理制度,建立起成員單位數據庫,經過多年實踐,實現規范管理。
聯盟構建了信任機制、利益共享機制、風險共擔機制、人才培養機制等,多維度互聯互通,實現聯盟的有效運轉。
2. 形成聯盟為平臺的協同創新模式,在技術創新上發揮推動作用
聯盟發揮平臺優勢,聯合上下游資源,搭建技術創新鏈條,積極爭取各方支持,共承擔國家、省級等科技項目13項,取得了重要突破。
聯盟作為協同創新平臺,探索形成了以企業主導、高校為主體、以人才和科技為橋梁、以利益為紐帶的產學研合作模式,發揮優勢互補、相互支持、風險共擔、利益同享、共謀發展的機制優勢,突出企業和高校的自身特點,促進了技術創新及科技成果的產業化、國際化。例如,以聯盟名義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“智能存儲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”,共組織18家單位聯合參與,共形成8項核心技術、11項關鍵技術和8項共性技術,其中存儲虛擬化和容災備份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。項目通過技術轉移、產品測試、中試、產品化,完成了項目成果在智慧城市、智能交通、電力等行業的應用推廣,實現關鍵行業部署 312 套,帶動了存儲行業向自主研發的轉變。
同時,聯盟以內部共研課題的形式加強創新管理,立項了“分布式全閃存儲系統”項目,下分五個課題,發揮成員單位分工協作作用,全面突破新型存儲介質的核心技術。
3. 加強專利成果共享,制定產業標準
為深化聯盟內合作共享,聯盟建立了新型存儲技術、存儲系統測評等6個技術平臺,通過共享協調,避免了重復性技術工作,節省研發成本的同時降低了獨立創新的風險。
聯盟以構建專利池的形式,實現知識產權共享;利用信息資源挖掘,聯合發布11份研究報告,為產業研究提供有力支撐。
聯盟成立標準化工作組,匯集專家資源,以標準調研-框架梳理—標準體系研討-標準編制的形式,共發布國家標準9項,行業標準1項,啟動“分布式全閃存儲系統”聯盟標準制定,有序推進標準體系建設。
圖1 聯盟專利池構建及標準體系建設
4. 發揮平臺作用,加大交流合作力度,促進人才培養
聯盟積極與國內外技術組織、研究機構開展橫向交流,實現專家交流、技術學習、跨領域合作。聯盟組織全國信息存儲技術大會等各類交流、培訓活動累計一百余場,為聯盟成員與業界搭建起良好的交流平臺,促進開放合作。
圖2 聯盟組織各類交流活動
聯盟采用聯合培養的形式,提升人才培養能力。在聯盟推動下,以浪潮、華為為代表的企業,以國防科大、華中科大、哈工大為代表的院校,以江南所為代表的科研院所,根據企業需求定制培養引進目標,強化培養引進計劃,累計培養博士生38人,碩士研究生161人。
三、產業合作方式
存儲聯盟積極開展行業合作資源調研,促成10項成果達成合作意向;建立起以項目為主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,有效推進了聯盟內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及應用推廣,不斷豐富企業產品組成,切實促進產學研資源融合。
存儲聯盟通過多年努力,帶動了存儲產業創新鏈條的構建,為行業和領域的用戶提供定制服務,促進了我國信息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。